水泥標準稠度凝結時間測定儀基于水泥顆粒在水中的水化反應動力學設計,通過量化阻力變化反映內部結構形成速率。例如,滑動部件的質量恒定確保了壓力傳遞一致性;光滑無摩擦的導軌保證運動僅受被測材料性能影響,從而實現可重復性的測試條件。
標準稠度的確定:通過調整水量使水泥凈漿達到特定流動性狀態(即標準稠度)。操作時將拌制好的水泥凈漿裝入試模內抹平,然后將其置于儀器底座上。放下試桿至與漿體表面接觸后擰緊固定螺絲,突然釋放讓試桿自由沉入漿體中。當試桿停止下沉時的插入深度對應為標準稠度用水量。這一過程利用重力作用下試桿穿透砂漿時的阻力變化來判斷稠度是否符合要求。
凝結時間的測量:使用不同規格的試針(初凝用長而細的鋼針、終凝用較短粗的針)周期性地探測硬化過程中的水泥漿體。隨著水泥水化反應進行,漿體逐漸失去塑性并產生強度,導致試針下沉難度增加。記錄從加水開始到試針無法繼續下沉所需時間即為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全自動型號則通過傳感器監測探針直線位移自動計算結果,精度更高。
水泥標準稠度凝結時間測定儀的測定步驟:
1.儀器檢查
-檢查代用法維卡儀的金屬棒能否自由滑動。
-調整試錐接觸錐模頂面時指針對準零點。
-檢查水泥凈漿攪拌機是否運行正常。
2.制備水泥凈漿
-按相關標準規定的比例稱取水泥和水,將它們加入鍋中,加水并在2分鐘內用電動攪拌器以2400轉/分鐘的速度充分攪拌,攪拌10秒鐘后停止攪拌。
-將混合液倒入測量容器中,并在容器上方15mm處平穩輕敲3次,使混合液充分充填測量容器。開始計時,等待混合液表面裂紋消失,并且液面不能有凹陷,即為初始時間。
3.測定標準稠度用水量
-試桿降至凈漿表面,擰緊螺絲,突然放松,記錄試桿停止沉入或釋放試桿30s時試桿距底板之間的距離。整個操作應在攪拌后1.5min內完成。以試桿沉入凈漿并距離底板6mm±1mm的水泥凈漿為標準稠度。
4.測定凝結時間
-卸下稠度試桿,換以試針。檢查試針與圓模頂接觸時指針是否對零,若未對零則需進行調整。
-觀察試針停止下沉或釋放試針30s時指針的讀數。測定時應注意,在初測定的操作時應輕輕扶持金屬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試針撞彎,但結果以自由下落時為準。